廣南梅原水系統建成通水
“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和廣南梅原水系統工程正式通水以來,珠海北庫群的蓄水量持續增長,除去消耗水量每天還能凈增長約20萬立方米水量,有望在枯水期也能保持正常蓄水水位,全市供水安全更有保障了!”
記者昨日從珠海水控集團獲悉,今年10月,與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幾乎同時通水的還有另一條原水“主動脈”——廣昌泵站-南沙灣泵站-梅溪水庫原水系統工程(簡稱廣南梅原水系統工程)。該工程是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的下游工程,將為正在建設的梅溪水廠提供原水,同時對加強珠海北庫群原水供應、增強南北庫群靈活調度等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使珠海主城區供水系統調度格局再上新臺階。
據介紹,珠海北庫群包括梅溪水庫、大鏡山水庫和鳳凰山水庫,目前是金唐片區、高新區、老香洲的主要供水水源,待梅溪水廠建成投產后,也將是新香洲片區的主要供水水源。隨著城市快速發展,這些片區用水量不斷增加,但北庫群的補水能力卻嚴重不足?!霸趶V南梅原水系統工程通水之前,向北庫群補水的原水管只有兩條,直徑分別為1米和1.2米,且均建成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險日益增大,所以早在2010年,廣南梅原水管的建設就被提上了日程?!敝楹K丶瘓F相關負責人說。
廣南梅原水系統工程起于廣昌泵站,經南沙灣泵站到達梅溪水庫,全長約20.5千米。其中10千米通過“路網同建”或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推進實施,大部分在2012年-2015年已經完成。2017年7月,廣南梅原水管剩余的10.5千米管段正式開工建設。新建管道直徑2米,輸水能力為50萬立方米/日,由珠海水控集團負責建設。開工以來,在珠海市政府、市水務局和香洲區的支持和協調下,水控集團原水工程推進領導小組及工程建設施工人員克服了施工點多面廣、地下管線情況極其復雜、青補拆遷難度大、地質復雜多變、曲線頂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多項目交叉協同建設等諸多困難,精心組織、科學管理,狠抓工程進度,確保了全線25段頂管和7段埋管施工順利完工,于今年9月中旬實現全線貫通,10月中旬正式通水,打通了平崗-廣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下游的輸水瓶頸,解決了珠海主城區南部、北部庫群的連通和調度問題,進一步提高了珠海主城區供水安全的保障力度。
工程回眸
成功推進珠海首個
水務工程曲線頂管
廣南梅供水管工程控制性難點和關鍵節點工程——廣南梅供水管道第二標段工程長距離DN2000直徑鋼管曲線頂管工程于2020年7月1日順利貫通,比計劃時間提前19天。
這是珠海水務工程中首個小曲率、大管徑、長距離的曲線頂管工程。北起豬母涌河道北岸的1號井,沿豬母涌河道南岸至3號井,頂管總長度為1110米,其中曲線段頂管長502米,曲率半徑3000米,頂管管道外徑2020毫米,壁厚22毫米。由于該段頂管多在河道、魚塘下頂進,且曲線段左側為河道,右側為村民房屋,此段曲線頂管極易發生管道失穩、上浮、地表沉降或遇巖層等風險,難度極大。
由于無成熟的施工經驗可參考,水控集團多次聘請國內頂管施工專家共同研討施工方案和技術難點,通過改造頂管工具頭、合理布置用于接力頂進和實現曲線角度的頂管中繼間及轉向活絡節、采用全自動接力測量系統及適時監控施工工況等先進的綜合施工技術,克服各種困難,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水控集團工程部相關負責人說,通過這個項目,水控集團建設團隊掌握了小曲率、大管徑、長距離曲線頂管的施工技術,為今后復雜地形地貌條件下的水務管道建設項目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和技術方案,也積累了寶貴的施工經驗。